- UID
- 41934
- 积分
- 787
- 威望
- 754
- 金币
- 542
- 功勋
- 33
- 荣誉
- 0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25-1-27
- 注册时间
- 2014-6-8

E-8 二级管制员
 
- 积分
- 787
- 威望
- 754
- 金币
- 542
- 功勋
- 33
- 荣誉
- 0
- 最后登录
- 2025-1-27
|
发表于 2024-8-30 13: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化烂,管线老,API旧。生成一帧的开销大户不在画面效果或光照计算,而是在顶点绘制上。实际运行中整张地图场景的LOD层级只有两级且分块不合理,简直不敢相信,车辆车流居然没有实例化,也就是说每一辆活动的车都得叫一次Drawcall,效率极低。静态的车又是合并在整体的一个模型里,面数上天。另外搞笑的是,切换贴图的精度其实是加载内容相同但贴图名不同的模型,也就是说这游戏的一个机场场景要按四种几何精度分4个文件,然后每四个文件又得对应三种贴图分辨率分3个文件,3 * 4 = 12个文件, 像是成田机场这样搞,单是场景模型大小就有420MB,哪怕多写几行代码也能把这个占用优化到140MB……
0 q! P w, h2 h) u- v
& |6 N4 }* ]3 ?% J) s* \* Z0 G2 B根据这些“特性”,我建议在画质设置中将“Vehicle Object”调整到一档(完全关闭机场外的车辆),上面两个"Stay Ship"和"Ground Services"也可以按需降低;抗锯齿应该用了MSAA,用二档足够了,如果不满意建议用更高的渲染分辨率或超分辨率功能替代抗锯齿。6 ]3 w) ^* o+ W, h, K
动手能力稍强一点的话,可以装上DXVK转译层,我的垃圾卡1650实测下来能提高约10帧最低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