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客机飞深圳机场备降时已逼近最低油量,三亚、广州机场北民航局严厉批评。
) ]. F4 j. a8 T6 M/ l5 D6 N% S5 V, b! S' t6 d8 N5 d* x
6月18日,上海飞海口的一架客机,由于暴雨无法降落,申请备降其他机场,确接连遭到两个机场的拒绝。( S6 n! l8 y! `3 v ~1 r
东航航班因暴雨无法降落海口机场,申请备降其他机场时,却连续遭三亚、广州和深圳机场拒绝。飞机最终降落深圳时,只剩2.6吨油逼近飞行最低油量。该消息引起外界高度关注。对此,深圳机场昨天表示,可能是专业用语不规范引起误解。针对这一问题,深圳机场已对当事指挥员进行了严肃处理。0 |/ i3 ~+ d+ d3 {" r
2 f" N6 F% a, {/ q7 x' \ 已严肃处理当事指挥员
# r4 x1 \9 |- }- ^+ P y
/ t8 ?$ i0 q5 M+ V. k) B/ B 据介绍,2月23日0时25分,深圳机场指挥员接到深圳空管站塔台电话,了解本场接收备降航班的能力。当天,由于华南大范围天气原因,深圳机场有60多个航班延误和取消,机位异常紧张,在机位安排上已启用临时机位。机场指挥员将这一情况告知了深圳空管。
7 X5 G% O: K5 S% ?& O$ W
$ t# H- Z. R1 }& b 当天2时08分,深圳机场指挥员接空管塔台通报,东航上海飞海口一架客机因无法降落海口机场,正在联系深圳机场备降。此前机组已经联系了三亚机场及广州机场,因住宿及天气原因无法降落。得知这一情况后,深圳机场当即表示接收。此时,正式机位上刚好有一架货机离开,深圳机场便安排此飞机停靠在该正式机位上。2时25分,该航班在深圳机场安全降落。
* x% g0 A& p7 K; F" M2 b3 c( X2 D5 W k1 e9 F; }9 r5 H, D
据许可,在东航航班要求备降的同一时间内,深圳机场接收了山东航SC4648航班的备降。当日,深圳机场共接收6个备降航班。深圳机场并不存在拒绝航班备降的情况。
9 K9 Y; q0 v2 s6 S0 \9 d
# s) l& _6 u. o' W5 s* P 深圳机场表示,当天深圳机场指挥员在空管工作人员了解本场接收备降航班的能力时,专业用语不规范,引起了误解。针对这一问题,深圳机场已对当事指挥员进行严肃处理。3 F: _/ X; ~& u( ^0 b1 T
' z2 P1 H' _ ^$ n' b- `* s: H 深圳机场已超负荷运作3 d! ?9 o" F5 [0 h/ r( X1 `9 R
, k: J! w5 l. @$ e
进入雷暴天气多发的夏季,航班备降的频率大大增加。记者昨天从深圳机场了解到,深圳机场在超负荷运转情况下,认真做好航班备降的保障工作,在信息传递、资源调配、现场保障、应急保障等方面服务备降航班。2 k) A% e4 v- G; j# e
" M- Y" F1 P, F$ {' y( C
深圳机场表示,二十多年来,深圳机场业务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保障资源较为紧张,在天气恶劣,航班延误较多的时候尤其突出。为此,2012年春节,在刚完工的扩建区域,机场专门开辟出21个临时停机位,用于紧急状况下的航班保障。
- ^& u, W2 ^8 r' `& w; a7 h: b1 j5 \0 P. j& I S" a& l) d6 f
也正因资源保障紧张,深圳机场于近年开始扩建工程建设。在扩建过程中,需在飞行区内进行大量不停航施工,存在着影响航班正常运行的诸多安全隐患。为此,深圳机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不停航施工的安全监管,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运行安全两不耽误。
) {' N) T9 z. R. t6 n& Y+ I) ~& P( ^5 c: C2 K% S
“在天气恶劣航班大量延误的情况下,深圳机场资源和保障压力更为紧张,几乎都是超负荷运作。尽管如此,深圳机场一直都是按规定接收航班备降。”深圳机场相关负责人说。8 g Z* a: ]1 J
! i H$ j$ o! I7 W) t! O
据业内人士介绍,航班备降牵涉到民航系统内的航空公司(机组及运控部门等)、空管、机场等多家单位。由于民航业务发展快速,大多数繁忙机场的资源都十分紧张。9 W9 H" D% p+ H: M, i3 e! ?* }
6 b% }/ O# h# F
据记者了解,对于备降航班的保障流程,深圳机场一直以来按照民航局要求执行,并制定有《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航班备降保障方案》。该方案对信息传递、资源调配、现场保障、应急保障等进行明确规定。航班备降后,深圳机场也会及时与机组、航空公司和现场保障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做好备降航班现场的地面服务保障工作。对于备降的航班,深圳机场还会加强与航管站、气象台、航空公司、地面保障单位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关注备降航班目的地机场的情况,待目的地机场达到落地标准后,会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尽量提前放行备降航班至目的地机场。
/ g ~! f$ h: j6 h s( J9 h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