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一名航空公司头等舱休息室服务员受伤的照片,再次引发在民航业内设置“黑名单”的激烈讨论。“我赞成设立‘黑名单’,”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服务研究所所长邹建军认为,航空公司是一个企业,它提供的服务也不是满足无限的需求,它只能满足它承诺的、它的成本控制能够支撑的服务。
$ Z2 U' e) X2 n( p! m) ~$ S# `; e 实际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黑名单”要不要设,而在于谁来设、怎样设。很显然,航空公司属于特殊的经营者,保证所有旅客的生命权高于一切,对于任何可能妨碍航空安全的情况,均有责任防患于未然,及时果断地处置。从这个角度看,设立“黑名单”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
, o% {' ^' g6 p# |: S 不过,航空公司采取限制性措施应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我国《航空法》并未明确赋予航空公司设立“黑名单”拒载旅客的权力,航空公司没有设立“黑名单”的权限。在欧美一些国家,将旅客列入“黑名单”是政府行为,需经安全与司法部门的核准才能确定,并设有专门的审监和申诉机构。
& b: i* \5 ^+ l! `4 ^ “黑名单”意味着对旅客乘运权利的剥夺,即便有足够证据表明,旅客的运输要求不属于“通常、合理”的范畴,给航空安全切实构成了隐患,也应当由政府相关部门依法认定。航空公司只是家企业,而且还是利益相关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无权擅自将旅客纳入“黑名单”。
1 m7 ?) N5 Y2 r- B& f( ^; w
6 {8 B7 H3 V# h' s& l; Z* N转帖至辽一网2 V6 X% [* V& ~. x/ c8 }3 }9 Q# A
http://news.liao1.com/newspage/2012/02/4573582.html" ?) m2 a# W4 A3 L
|
|